在凸版印刷工藝中,硬凸面涂上油墨,帶油墨的圖像在重壓下轉移到紙上。油墨(主要含8%~12%的分散于油料中的炭黑)完全壓入紙張中。報紙和大多數商業性印刷,凸版印刷的印版傳統上由熔融鉛金屬制成。20世紀60年代后期照相聚酯版(Photopolymer)或微凸版(Sha-low-relief plates)開始取代鉛版,而到l980年,鉛版實際上已從應用領域消失了。雖然小型印刷廠仍在用平板紙印刷機。但大多數報紙、電話簿、和廣告插頁都是用整幅進紙的回轉式印刷機?;剞D式印刷設備有不同型式,但總的都是在印版圓筒(即卷繞著印版的圓筒)與膠面印壓圓簡之間的印刷壓區實現圖像轉移的。新聞紙印刷機一般都是用兩對圓簡
在凹版印刷中圖像載體為銅版圓筒,上面蝕刻或雕刻出顯微小凹坑(microscopic cells)型圖像,圓筒或印版浸沒于流動性很好的油墨中并刮去多余的油墨,然后其小室中的油墨在與橡膠面印壓圓簡組成的印刷壓區中轉移到紙上。大多數凹版印刷都是在整幅進紙的回轉式印刷機上進行的,該工藝通稱輪轉印刷。凹版印刷提供卓越的印刷質量,但由于較高的制版成本和較長的準備工作時間,這種方法限用于生產周期較長的大批量生產中。一但印刷機開動起來,它是很容易控制掌握的。如果用鉻版的凹版,圓筒可運行數百萬印。凹版印刷一般要求特別光滑的紙張以便使紙面能均一地與駐留在凹坑中的液體油墨接觸。在操作稍微粗隨的紙張時,可利用靜電技術
離開紙機后,許多紙和紙板產品在到達印制廠或用戶以前還要經過整飾和加工作業。整飾(或稱完成)包括很多道準備產品外運的工序,例如復卷、縱切、裁紙、選紙、計數、打包、堆垛和包裝。這些工序中有些可稱作包裝作業。廣義上說,加工作業包括所有那些改變規格、形狀、表面性能或紙產品性能的再制造工序。顯然,整飾與加工作業是有重疊的。在北美,整飾常代表所有在紙廠范圍內紙機后面所進行的作業;而加工則是用戶所進行的再制造作業(除印刷外)。利用紙或紙板制成紙袋、梢封、信箋、紙盒和紙巾產品的設備,總的都稱為加工設備,包裝工業是紙和紙板產品最大容量的用戶和加工者。23.1平板紙整飾在紙輥被分切成平板紙處,其鄰近區域還要進行不
印刷性能是在正常條件下所測得的印刷質量,它取決于所用印刷方法和紙張品質(如平滑度、吸收性、水分含量、勻度、不透明度和白度)。但印刷性能的概念相當復雜,必須考慮不同情況。印刷濃度(print density)(可印剛性的項測量)是已印刷面和未印刷面之間的光學對比度。對新聞紙而言,該對比度通常自固態印刷(solid print)測得,并與紙張白度有關。通過增加印刷板上的油墨量可以提高印制濃度。印刷的不希望有的效應是可可透過紙張背而看到,稱之為透印。該因素與紙張的不透明度和結構多孔性有關??上У氖?,多施加油墨改善印刷濃度也將產生增加透印的負面效應(在極端情況下,油墨可以轉移到背面,形成所謂“透印”)
為使廢紙作為二次纖維獲得有效利用,必須將收集的原料加以揀選,并分類成適當的質量等級??稍谑占c進行揀選、或直接由收集機構負貴。如有幾個收集點一般由收購商或代理人承擔收集、揀選、打包和供貨到廠的任務,正常情況下,使用廢紙的工廠不管進廢紙的揀選工作,只監督原料,保證其最低的質量標準。廢紙來源一般可分為前消費者或后消費者,前消費者是指加工廠和印刷廠,其廢紙為剔出紙輥、切邊、等外品或過剩出版物形式,一般比較干凈并經過很好揀選。從后消費者來的廢紙不大受歡迎,因為它揀選很差,含很多污染物質。全世界的廢紙價格主要取決于需求,在某種程度也取決于獲得供應的容易程度,其相互關系很難定量化,隨廢紙等級而定。當來貨緊
二次纖維是指任何已經歷制造過程且又被回用作另一制成品原料的纖維性材料。嚴格地說,紙機干燥部損紙、完成間紙邊、以及再碎漿紙卷都可算作為二次纖維;但實際上內部回用不作為二次纖維利用的組成部分。目前二次纖維利用在北美增長的步伐很快。其推動力是政府立法,它試圖通過責令在某種紙(特別是新聞紙)中須含最低二次纖維水平的法令,以減少廢物填埋地負荷和減少對森林的依賴。傳統上,廢紙的供應是市場推動型的;但近來強調“源頭分離”,即紙和其他可回收物常常在不考慮市場需求的情況下進行收集,在過去已發生嚴重供需不平衡的同時,目前某些廢紙(例舊新聞紙)又因受老標準影響而過剩量很大?,F在似乎還很新的廢紙回收能力,都是20世紀
纖維素纖維具有許多滿足造紙需要的性能。通常產生造紙性能的最佳平衡點是在纖維中大多數木素已脫除而尚留下相當量的半纖維素時。依靠機械處理(如打漿或磨漿)也可大大改善造紙性能,機械處理促使纖維脫除初生壁,并使纖維水化(即讓水進入纖維結構中)和潤脹,增加其柔韌性和結合力。纖維素纖維的造紙性能·高抗張強度·抗型變性·內在結合能力·化學穩定性·柔軟度(柔韌性、可適應性)·水不溶性·親水性·吸附改性助劑的能力·相對地無色(白色)因為造紙過程發生在水溶液介質中·所以纖維素的親水性很重要。纖維容易吸水且極易在懸浮水溶液中分散。當濕纖維在紙頁成形過程中集聚在一起時,因水分子之間以及水分子與附于纖維表面的氫氧基之間
為了使纖維可用于造紙,它們必須是均一的,即能夠被交織和壓制成一個勻稱的薄片。在接觸處還必須有強大結合力。對于有些用途,纖維結構必須長時間地保持穩定狀態。纖維一致性的程度以紙頁勻度來表征和量測,而結合力的大小則以紙頁的抗張或耐破強度來加以推斷。有些重要的抄紙用漿由于其纖維不具有均一性和沒有結合力,在其原來狀態時無法加以利用。這些紙漿必須進行機械處理、以發展出其造紙性能。例如,棉麻破布(它們仍被用作:最高質量的耐久紙的紙漿來源)就必預深度加工以發展出所需要的纖維性能。紙漿纖維可從自然界所發現的幾乎任何維管植物(Vascular plant)巾提取出來。但要植物具備重要的抄紙經濟價值,必須要有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