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數量: 25 作者: 伽立牛皮紙 發布時間: 2022-09-21 來源: 伽立牛皮紙
應當說,從公元91年中常侍蔡倫兼任尚方令起,卻作了有益于工藝技術發展的好事,其中以對造紙術的革新最為重要?!逗鬂h書·百官志》載尚方令“掌上手工作御刀劍諸好器物”。蔡倫在任期,尚方所制具有銘文的刀、弩、銅、鐙等物,過去曾有出土,如永元二年(90)銅鐙、永元七年(95)銅弩機及元興元年(104)尚方造銅弩機等,制造精良。為此,他常常走出黃門而暴體田野,到冶煉、鑄造、鍛造現場了解情況、親自監督,因而也掌握了有關這方面的技術。由于這些金屬器物是供皇家御用的,質量及外觀造型都要求很高,實用性要求更高,制造過程中必然精工細作,蔡倫又懂得如何掌握各制造環節,因此這些產品是通過當時的高技術制造出來的。
身為尚方令的蔡倫,自知有責任為朝廷日用提供更好的紙,他任中常侍以來也切身體會到推廣用紙的必要性,因此更注重于造紙技術的革新。他曾前往今河南境內各造紙工場,了解制造過程并發現能工巧匠,再在尚方所屬工廠精工制作。首先是制造麻紙,原料用破布、繩頭和用過的魚網,其中用舊魚網造紙較困難,因為它由細麻線編成很多小的網結,不易搗碎;又用豬血、桐油處理過,也不易排除。西漢及東漢初期多以破布、繩頭造紙,用魚網造紙可能由蔡倫推廣。這就擴大了麻紙的原料供應。魚網多是南方人在江河捕魚用的,北方雖有,但不及南方多。而蔡倫來自湖南,如前所述,有可能在他還是幼童時湖南已經造紙,那里是魚米之鄉,這使他想到以魚網造紙。
除前引《湘州記》外,酈道元(469~527)《水經注》(約525)卷39《耒水》云:“西北逕蔡洲,洲西即蔡倫故宅,旁有蔡子池。倫,漢黃門。順帝(應為和帝)之世,搗故魚網為紙,用代簡、素,自其始也”。晉人張華(232~300)《博物志》(約290)也說:“桂陽人蔡倫始搗故魚網造紙”??磥矶紡娬{這一點,是不無道理的。蔡倫既主持尚方以故魚網造紙,根據我們的模擬實驗,就要強化蒸煮及舂搗過程,否則不能使之成漿。南方盛產竹,人們編織篾器是行家里手,因而蔡倫主持的造紙采用了簾面紙模,尤其是竹簾,使之得到進一步的推廣應用。
蔡倫對造紙術所作的最大貢獻,應當是他主持研制了以木本韌皮纖維造出皮紙?!逗鬂h書》只談用“樹膚”,即樹皮,什么樹皮沒有指出。但三國時魏博士董巴(200~275在世)《大漢輿服志》日:“東京(洛陽)有蔡侯紙,即倫[紙]也。用故麻名麻紙,木皮名穀紙,用故魚網作紙,名網紙也”。這是個重要記載。穀即楮,為??颇颈局参飿?Broussonetia pa-pyrifera),在中國既有野生,也有栽培,是一種優良造紙原料。三國時吳人陸璣(字元悟,2l0~279在世)《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約245)云:
“穀,幽州(今河北)人謂之穀桑,或曰楮桑;荊、(今湖北)、揚、交、廣[州人]謂之穀,中州(今河南)人謂之楮桑?!窠先丝儯棧┢淦ひ詾槠?,又搗以為紙,謂之穀皮紙”。
可見蔡倫于中州研制的楮皮紙,很快就在江南加以推廣,三國時人造皮紙當然繼承了東漢的技術。中國至遲在西漢時已用楮皮纖維紡線織布了。1907年斯坦因在新疆就曾發掘過西漢中期(前1世紀)時制成很細的黃色布料,經哈諾塞克(Hanausek)化驗,“內含??浦参锏臉淦だw維,很可能是楮樹”。楮布、麻布、葛布都是中國古代衣著材料,而且都由植物纖維通過紡織方法制成??梢韵氲?,西漢至東漢前期造麻紙時,在收集破布原料過程中,很可能也將由楮纖維織成的破布混入麻布之中,因而不自覺地造出含少量楮纖維的麻紙。將不自覺過程變成自覺過程,這中間有個認識上的飛躍和對傳統造紙觀念的突破。思想敏銳的蔡倫完成了這個突破,自覺以野生楮樹皮搗、抄造紙。這是很了不起的。而西方人用單一破布造紙持續幾百年,還沒想到可用破布以外的野生纖維造紙,直至18~19世紀才達到2世紀蔡倫那樣的認識。當然,研制楮皮紙要經歷一些摸索性的實驗。因為用楮皮比用楮皮布造紙更困難,要用不同的工藝處理方法。
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蔡倫成功地實現了其預定目的。按已有技術從破布、麻繩頭制成潔白平滑而勻細的麻紙,又從破魚網制成麻紙,還以楮樹皮制成楮皮紙。元興元年(105)除獻紙給朝廷,同時又提出推廣用紙的奏議。同年十二月,漢和帝病故,蔡倫獻紙不詳于何月,很可能在和帝死以前,看到紙和奏議后予以嘉獎并敕令依議推行,“自是而天下莫不從用焉”。
雖然蔡倫之前早已有紙,但他的歷史貢獻還是不能抹殺的。歸結起來,他的貢獻如下:第一,他總結了西漢、東漢初期和同時期人造麻紙的技術經驗,組織生產一批優質麻紙,還用破魚網為原料制出麻紙,擴大了麻紙制作原料,改進了麻紙技術。他還提出推廣生產和使用紙的建議,得朝廷采納。因而他是造紙術的革新者和推廣者。第二,他主持研制以楮皮造紙,完成以木本韌皮纖維造紙的技術突破,進一步開辟了造紙的新的原料來源,推動了造紙術的發展。皮紙的制成是重大技術創新,蔡倫是這一創新的倡導者。楮皮紙后又引導出桑皮紙、瑞香皮紙、藤皮紙等一系列皮紙的出現,成為主導紙種之一。楮紙此后在造紙領域內領千年風騷,直至今日??傊?,蔡倫是承前啟后的造紙術革新家,對造紙術發展作出了很大的新貢獻。
蔡倫年幼時被迫卷入后宮奪權的政治漩渦中,現在分析起來,乃不得己而為之。因為陰險狠毒的竇皇后受寵,指使他害宋貴人,只好從命,否則自己可能被殺。但宋、梁二貴人的慘死及二皇子失母厄運,在他心中產生陰影,而感到內疚。他的中常侍之職是以皇族數人的慘死和痛苦換取來的,他的良心在責備自己。竇太后臨朝后,竇家飛揚拔扈,甚至欲殺死和帝。這時蔡倫看不下去了,“數犯嚴顏,匡弼得失”,他對中常侍差事已感到厭倦,于是奏請兼任尚方令。按職官制度,這是違反常例的,此二職地位相差懸殊,業務上也毫不相關。為什么要這樣作呢?料想蔡倫從青年(27歲)起逐漸成熟,為人謹慎,極力避免再陷入危險的政治漩渦中。因此每次加官進爵,都閉門謝絕賓客來賀,自己躲在洛陽郊外?!懊恐零逶 ?,為“每至沐浴圣恩”之省語,意即加官進爵。有人將“每至沐浴…暴體田野”釋為“每五日休息沐浴”或搞日光浴鍛煉,都是錯誤的理解。蔡倫為避開政務,想找個離開宮墻的兼職。尚方令最為合適,可以出宮到各地生產作坊調查,從事純技術性的工作。這樣,他在宮內的事,便可由其他中常侍代行。他對這項技術工官工作是盡心盡職的。假如他不這樣,充其量不過是個宦官而已,后來就不會在冶煉、造紙方面作出貢獻。此為明智的選擇,他終于在技術工作中作出對大眾有益的好事。歷史表明他功大于過,他雖不一定是很好的宦官,卻是位很好的技術家。